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,按照传统习俗,民间在过清明节时要遵循5个习俗,要吃4种食物,可以让自己及家人这一年都平安顺利、吉祥好运。
让我们来看看是哪5种习俗和4样食物呢?
一、做 5 事
1、扫墓祭祖
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。
这一天人们会带上食物、水果、纸钱等贡品到墓地,清除杂草,献上鲜花,摆好贡品,燃纸烧香,磕头叩拜,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。
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敬祖尊贤的传统文化。
2、踏青赏春
踏青这种民俗活动,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,其起源是古人是为了农耕祭祀迎春的习俗而来的。
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,现代人也会借此大好春光外出踏青游玩,欣赏春天的美景。
这不仅有助于舒缓心情,也是与大自然亲近的一种方式,哀思过后,调整心情,拥抱春天,且惜当下,奋勇前行。
3、折柳插柳
杨柳是春天到来的象征,在清明期间,古人们有折柳送友的习俗,以此互助平安。
因为“柳”的谐音是“留”,来表达对亲友的祝福。
人们也会折下嫩绿的柳枝,插在门框、屋檐或帽子上,这一习俗寓意着驱邪避凶,祈求平安吉祥。
4、放风筝
放风筝是清明节期间古人喜爱的活动之一。
人们会在空旷的场地放飞五颜六色的风筝,欣赏它们在蓝天下飞翔的情景。
夜晚放的风筝会挂上彩灯,夜幕下,如同闪烁的繁星。
古人在放风筝时会剪断风筝线,任其随风远去。
寓意送走疾病灾祸,迎来好的运气。
5、荡秋千
荡秋千是清明节的传统娱乐项目,最早叫千秋,后为了避忌讳,改之为秋千。
古人会以树枝为架悬挂秋千,在秋千上欢快地荡来荡去,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。
二、食 4 样
1、吃青团
青团是清明上坟祭品,也用来自食或款待亲友。
将雀麦草汁和糯米粉一起舂合,然后包进馅料,垫上芦叶蒸。
蒸好的青团,色泽鲜绿,软糯香甜。
吃青团寓意家人身体健康、如意长寿。
2、吃馓子
馓子又叫寒具,因为寒食节禁火吃寒食,而油炸好的馓子便于保存,是节日里最方便的食物。
馓子的谐音是散子,古人认为吃馓子寓意着好事发生,开枝散叶,也寓意着多子多福。
3、吃螺蛳
清明时节的田螺尚未繁殖,最为强壮,肉质鲜美。
这个时节是吃螺蛳的最佳时机,此时的螺蛳最为肥美,寄生虫较少。
食螺蛳对身体健康也有好处,所以有“清明螺,赛吃鹅”的说法。
4、吃鸡蛋
清明节吃鸡蛋起源于先秦时代,春季是万物孕育萌发的季节,与鸡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契合。
同时,鸡蛋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及各种营养物质,清明时节吃个煮鸡蛋寓意大吉大利,圆圆满满。